📣 這裡原本叫無梗女孩,現在叫比比浪一下,一個關於旅行與生活漂流的小宇宙。
Last Updated on 2025年4月12日
最近迷上網購小盆栽,覺得一盆盆擺在窗邊真的有夠療癒,尤其當陽光灑進來時,那畫面超像在拍生活風格雜誌 ☺️
於是手刀購入我心心念念的龜背芋,想好好記錄他們的成長過程,希望大家乖乖長大、別提早下線欸(我真的會哭!)。
然後然後~溫馨提醒一下,網購植物有風險:不只可能和圖片不符,還有機會徒長、脫水、葉子折一半(我經歷過 QQ)。購買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,抱持著「有驚喜也有驚嚇」的心情比較不會受傷害(笑)。
龜背芋是什麼?Monstera deliciosa 小科普
龜背芋(學名:Monstera deliciosa),又稱為龜背竹、鳳梨蕉、蓬萊蕉,有些地方還會稱它做電信蘭。它是天南星科的常綠藤本植物,原產於墨西哥的熱帶雨林,是觀葉植物界非常人氣的品種之一。
這種植物適應力超強,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,也能稍微忍受陰涼、強光,甚至有一點耐旱,是很多植物新手的心頭好。它的葉子剛開始是可愛的心形,隨著長大會慢慢裂開,變成有著羽狀裂紋的特色葉型,也就是讓大家最著迷的「裂葉」造型。這個造型也正是它名字中「龜背」的由來 🐢🍃
它的莖幹粗壯,下方會長出褐色的氣生根,生長良好時還會開出黃白色的花,外面包著白色的佛焰苞,甚至能結出帶有鳳梨香氣的果實!不過果實含有草酸鈣結晶(蓚酸),接觸太多會讓皮膚刺刺癢癢,寵物誤食也可能不舒服,家中有毛孩的話要稍微留意喔!
龜背芋照顧|我的日常養法筆記
雖然龜背芋聽說很好養,但我一開始也是養死好幾盆才漸漸抓到訣竅(真的是用愛與淚水換來的心得啊🥲)
後來總算摸出一套適合自己家的節奏,這邊來分享我目前的照顧方式👇
- 光線要柔和:我把她放在書房窗邊,大部分時間是明亮的散射光,下午偶爾會有短暫的陽光照進來,但沒有直直照在葉子上的那種強光。她目前適應得還不錯,葉子也沒被曬傷 ✌️
- 空氣濕可以,但土不能濕!:這點真的超級重要!我以前照網路建議春夏生長期大約 7~10 天一次,秋冬休眠期則可以拉長到 10~14 天,結果還是讓幾盆領了便當 QQ
後來才發現,其實每個人家裡的環境、盆器和土壤都不同,現在我都是用牙籤或竹筷插進土裡大約 2~3 公分,摸起來是乾的才澆水。這樣真的比較穩,植物也不會忽然黑腐或黃葉。重點真的是寧乾勿濕。 - 葉面噴霧可以,但不是每天都要噴:偶爾保濕一下就好,畢竟龜背芋不是熱帶雨林裡的嬌嬌女啦~只要空氣不是乾到靜電狂飆,其實不用特別加濕器。
- 修剪老葉可自由發揮:有些人喜歡讓葉子四散、像熱帶叢林那樣野生感滿滿;我則是喜歡精緻小株風格,所以會定期修剪一下老葉。看你偏好哪種 vibe,養植物本來就沒有一定啦!
每一盆植物個性都不同,重點是觀察她的狀態,慢慢磨合照顧方式~
畢竟他們也不是照說明書就會乖乖長大的(笑)
龜背芋會吐水?不是感動落淚,是它在「調壓排水」
有天早上起床,我發現龜背芋的葉子邊緣掛著小水珠,乍看之下像是夜裡偷哭了一場。後來查了一下才知道,這其實是植物在「吐水」(學名叫 guttation),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。
吐水會發生在夜間或清晨,當植物根系持續吸水、但氣孔關閉無法蒸散時,水分就會從葉片邊緣的小孔(hydathodes)擠出,變成一顆顆水珠。
為什麼會吐水?
- 水喝太多:澆水後土壤水分充足,根吸水吸得太開心,但葉子來不及處理,就開始從邊邊擠出來。
- 空氣濕濕悶悶的:濕度高會降低蒸散作用,導致水分滯留。
- 夜晚溫差大:氣孔關了、蒸散少了,植物只好找出口排壓。
吐水=出事?不一定
如果龜背芋整體狀態良好,葉色健康、沒有異常斑點或爛根,那吐水其實是它在調節內部壓力,根系功能正常才會出現,算是好事一件。
但如果同時出現以下狀況,就要提高警覺:
- 葉子變黃或變軟
- 葉片出現黑點或濕爛
- 土壤長期濕黏、沒有乾過
這就有可能是「吐水過頭」或根系壓力過大造成的。
怎麼幫助它不那麼想吐?
- 檢查土壤濕度&調整澆水頻率:手指插進去 2~3 公分,如果還濕就別澆。
- 土壤要會呼吸:混合椰纖、珍珠石、赤玉土等,讓根呼吸更順暢。
- 通風很重要:植物也怕悶熱,窗開一下、空氣流一點,它會更開心。
幫龜背芋換盆|流程、材料與我實際操作筆記
當你覺得龜背芋有點「頭重腳輕」、根系開始從土表或排水孔冒出來時,就可以考慮幫她換盆啦!
建議避開正中午高溫(真的很曬、植物會壓力山大),早晚或陰天時操作比較不容易傷根,也比較利於她適應新環境。
⚠️ 以下步驟適用於健康、活力還不錯的龜背芋(像我之前那兩盆頭好壯壯的寶寶),如果你家的小龜是爛根或病弱體質,還是建議問問專業比較保險喔!
🧴 換盆前準備物品
- 新盆器:比原本的盆大 1~2 吋即可,盆太大會不好控水,還容易悶根(新手大忌!)
- 發泡煉石:鋪底,幫助排水
- 觀葉植物專用土:我選的是有混蛭石、椰纖、珍珠石等的培養土,讓根系呼吸更順暢
- 樹皮:鋪在最上層,美觀又能防雜草
- 肥料:可以少量撒一些,也可以不加
- 乾土狀態:換盆前幾天不要澆水,讓土乾掉比較好脫盆、也比較不容易拉傷根系
🪴 換盆步驟紀錄
- 脫盆:可擠壓塑膠盆,然後把盆栽顛倒輕輕倒出來
- 修根:剪掉黑掉或爛爛的根,保留大約 1/3 舊土
- 鋪底層:先鋪發泡煉石,再加入部分培養土、撒些肥料(或不撒也可以)+舊土
- 調整高度:放入植物時注意土位,盡量讓蓋土高度和原本一樣
- 填土收尾:土填到約 8 分滿,再鋪上樹皮到 9 分滿,這樣澆水時比較不會把土沖出來
- 澆水:初次澆水要澆透,直到盆底流出來的水是清澈的
- 緩衝期:換完後不要急著日曬!先放陰涼通風處休養 1~2 週,再慢慢回到日常位置
🔍 小提醒: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容易澆太多水的新手,建議搭配「排水好+有洞的盆器」會更安全唷!
延伸補充|我家龜背芋換盆後…靜止了半年!?
順帶一提,我現在這盆建國花市買來的龜背芋,換盆後完全沒有變化,也沒有新葉、也沒黃葉,就是靜靜地在那裡,彷彿進入植物界的冬眠模式(雖然當時根本不是冬天…)
我一度懷疑她是不是不喜歡我,但也沒發現明顯問題,就這樣「原封不動」地過了半年多。
直到有天我突然發現她冒出了一點點綠,然後新葉就慢慢長出來了!或許是她終於適應了,也或許…她只是想慢慢來吧。
📌 結論是:換盆後的植物有時不會馬上反應!不長新葉不代表出事,別太心急~
這次我學會了,要給植物時間、也給自己一點耐心🌿
龜背芋照顧 Q&A|新手最常問的問題一次解答
-
龜背芋什麼時候才會裂葉?
• 大約 1.5~3 年 是常見時間區間,尤其是從小苗開始養的話。
• 龜背芋的葉子會經歷三階段變化:小小嫩葉 → 葉子變大但沒裂 → 裂葉 / 孔洞葉登場!這題我本人也等超久😂 龜背芋通常在「長到一定成熟度」後才會開始裂葉,時間不一定,有些三五片葉子就開始,有些等十幾片還沒裂。只要你照顧得當,它總有一天會展開它的雕花系葉片給你看。
-
可以幫助龜背芋加速裂葉嗎?
裂葉養成的關鍵 5 招:
1. 光照光照還是光照(真的重要):不是直射陽光,而是明亮散射光
2. 澆水不要太勤,但也別讓它渴太久:土表乾了再澆透,太濕容易爛根,太乾它會停滯成長
3. 給它更大的家:若超過一年沒換盆,可以考慮換到大一號、排水好的盆。龜背芋也愛「向上生長空間」,提供支撐物,模擬原始雨林環境
4. 偶爾給點肥料,別讓它一直餓著:生長期(春夏)每月 1 次觀葉植物專用液肥
5. 保持通風,心情好比較會長葉(真的):空氣流通+溫度穩定(20~30℃)是最佳生長條件結論:急不來,但可以加速。
-
龜背芋「吐水」是澆水過多嗎?
不是喔~那是它身體太健康在排水啦(笑)這叫「吐水(guttation)」,當根系吸水很旺盛、空氣濕又土還濕,就會從葉片邊緣小孔吐出水珠。只要沒有爛根味,就是好現象!
-
葉子發黃怎麼辦?
通常是土太濕、澆水太頻繁,或者通風差。如果是老葉子黃掉,也可能是正常代謝。觀察整株狀態,調整澆水頻率最關鍵。
-
可以修剪龜背芋嗎?
可以的~黃葉、破葉、垂垂葉都能剪掉。有些人喜歡極簡感,一株只保留2~3片葉子,也有人偏好亂糟糟的森林感🌿
看你偏好哪種 vibe,養植物本來就沒有一定啦! -
適合放在哪裡養?
書房窗邊、客廳有窗的地方都OK,重點是光線明亮但不能直曬。像我家就是擺在書桌旁邊的窗邊,柔光剛剛好。
-
什麼叫通風良好?怎麼知道我家通不通風?
通風不一定要有風一直吹,而是空氣要能流動、不悶熱、不潮濕。
最簡單的判斷方式是:
👉 你自己待在那個空間會不會覺得悶?
如果人覺得悶、空氣悶住、甚至有一點霉味,那對植物來說也不太舒服。幾個小觀察給你參考:
✅ 白天有開窗透氣(哪怕一點點也好)
✅ 土壤不會濕三四天還乾不了
✅ 植物旁邊沒堆一堆雜物讓空氣卡住
✅ 沒有一直有濕濕的霉味或凝結水珠如果空氣真的不太流通,補個小型循環扇就有幫助,風不用強、有在動就好~
🔁 小提醒:風向不要直吹植物,尤其別猛吹在葉子上,會讓它水分蒸發太快、葉緣乾掉。建議讓風斜吹或朝牆壁打,創造整體氣流流動,植物才會舒服又健康 🍃 -
龜背芋可以水培嗎?
可以,但要注意水質清潔、勤換水,且最好加個液體肥料。不過我個人覺得它還是土培比較長得有氣勢!
-
龜背芋會長蟲嗎?怎麼預防?
會!尤其通風不好、葉子太濕時。常見的是蚜蟲、介殼蟲或小黑蚊。記得保持通風、噴霧後葉面不要太久不乾,有狀況時用稀釋過的肥皂水擦葉子就好。
-
龜背芋徒長是什麼意思?怎麼辦?
簡單說,徒長就是光照不足導致植物長得「又高又瘦」、葉子稀稀疏疏、間距拉太開。有時你會發現葉子都往某一邊歪,或整株看起來像在「拼命找光」。
✅ 解決方法:
• 把它移到光線更明亮的位置(但還是要避免直射陽光)
• 可以每週旋轉花盆方向,讓每邊都平均接受光照
• 適時修剪太長的葉柄,讓整株回到比較緊湊的狀態
• 如果家裡真的偏暗,可以考慮補植物燈幫忙💡小提醒:徒長雖然不致命,但會讓整株型變得比較弱,像是失眠沒睡好的樣子 XD 有時補光+剪一剪,它會慢慢長回來!
-
我的龜背芋怎麼都不長新葉?是不是討厭我?
放心,它不是討厭你(應該吧?)😅
龜背芋不長新葉通常有以下幾個可能原因:
• 光線太弱:沒有足夠能量,它自然不想多長葉(要省電)
• 沒施肥 or 養分不足:它需要能量合成新葉,土太久沒換、沒補肥都會卡住
• 溫度太低 or 濕度太乾:冬天特別容易停工,屬於植物的「懶得動模式」
• 剛換盆 or 剛搬家:還在適應環境,先穩住根系才會繼續長✅ 建議你:
• 先檢查光照跟溫度(白天有沒有明亮散射光?有沒有低於18°C?)
• 觀察土壤,有沒有悶住或排水差?
• 春夏季可以考慮加點液態肥,幫它補充能量有時龜背芋就是慢熱型的個性,真的需要你「陪它等」。像我家的小龜換盆後等了半年以上才長新葉,那天我真的很驚訝,等了這麼久,終於有點被回應的感覺 🌿
龜背芋小日記|2021 那年我和小龜的夏天
這段日記記錄了我第一次養龜背芋的心路歷程(雖然後來他們都悄悄下線了QQ),但我還是想替這段關係留下一點溫柔的紀念 💚
🪴 2021.8.23
開箱日!兩顆三吋盆的小龜到貨啦~
我是在蝦皮網購的,出貨前賣家會傳植物照片讓我確認,還滿貼心。這次一口氣下單了兩顆小龜背芋,還加購了空氣鳳梨紅寶石、虎尾蘭和黑豹紋竹芋。
我買的是小孩型態,心形葉子真的超級可愛 >///<
雖然運送過程中母葉都有點受傷,但還是很期待可以一路陪他們長大裂葉!
📷 2021.8.26
第一張生活照 & 修剪初體驗
早上起床就幫兩盆小龜拍了生活照~
這天我鼓起勇氣幫他們修了葉子,還特別記錄了「下刀點」的位置(新手媽媽緊張感十足😅)
左邊那顆我的下刀點靠近母葉莖部,右邊的下刀點是靠近新葉冒出點
剪完真的很忐忑,深怕一剪就剪走他們的未來…
🌱 2021.8.28
成長速度名不虛傳!
結果沒想到,左邊那顆的莖部隔沒幾天就冒出一個小綠點!!我當下差點感動爆哭 🥹
心裡想說:「小龜你該不會是天才型的吧?」
💧 2021.9.5
吐水事件報告&準備換盆
右邊那盆有吐水現象,但整體狀態還是很好,我每天都幫他們噴霧,早晚各一次,還會開電扇幫助通風,有時候搭配水氧機輔助加濕,整個當寶寶在養。
本來想幫他們換上素燒紅盆,結果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會容易發霉、長青苔,還容易破,於是還是決定先用塑膠盆就好(怕麻煩的我再次現身😎)
🪴 2021.9.19
正式換盆!盆子尺寸預估失準(人生經典)
整個換盆流程照著步驟做。話說網購的盆子也跟自己預估的差好多哈哈哈,我還特別用尺量盆子尺寸(結果還是差超多,懷疑人生🤣)
小龜日記的句點|雖然沒有裂葉,但你們真的有陪我一段
後來…他們兩個還是慢慢走了。不是立刻黃葉,而是那種「看不出來哪裡出問題,但就是慢慢萎縮」的狀況。
現在回頭看,應該是我太頻繁澆水,土壤太濕又不夠通風,他們其實是被我悶死的😭
但我真的很感謝他們那幾個月的努力,從開箱、吐水、冒新芽,到換盆之後還努力撐住,那段時間我們一起生活、一起過夏天。
雖然最後沒能看到裂葉,但這段日記還是想留著,替我們說過的話、流過的水、還有成長過的那幾片葉子,留下痕跡 🌿
To be continued…(這次真的會繼續啦!)
建國花市重生計畫|我的現任龜背芋,終於願意長葉了!
經歷了網購失敗(悶根雙寶RIP)的沉痛教訓後,我轉向了實體選購,某個週末一早直奔建國花市,準備親眼挑一盆「看起來就很健康」的龜背芋。我選中的是一盆葉子飽滿、站得直挺挺的小龜,外型簡單乾淨,不走浮誇派,但很耐看,我一眼就決定是她了。
買回家後我照著自己寫的換盆步驟慢慢處理,她的狀態也一直「穩定但……沒動靜」。
✔ 沒黃葉 ✔ 沒垂頭 ✔ 沒爛根,但也 ✔ 沒新葉。
就這樣「冷靜地不動如山」地過了半年(可能更久),我中間還想說她是不是內建休眠模式……
直到有天早上我發現葉柄旁邊冒出一點點淺淺的綠,我以為是我看錯(還揉眼睛三次),結果沒錯,她終於、終於開始長新葉了!!!!
這件事讓我再度印證:植物真的有自己的節奏,換盆後沒有立刻長新葉不代表出事,也不代表你做錯事。
就像我們搬新家也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環境,她也只是在慢慢觀察、慢慢習慣我吧。
現在她雖然還沒裂葉,但葉子越長越大,整株越來越挺,我覺得我們這次真的有機會一起走到那一步了。
這次,我不急著等結果,能陪她慢慢長大,就是一種陪伴的幸福了 🌿
關於養植物,其實是種慢慢學會生活的方式
這篇文章寫下來,從剛開始亂澆水、心急裂葉,到現在放下期待、慢慢觀察,我覺得我和我的龜背芋都長大了一點點。
謝謝你們曾經努力長出新葉、也謝謝現任小龜的陪伴。
如果你也正在養植物、或正在學習怎麼照顧自己,那我們一起繼續吧 💚
👉 你也有養龜背芋嗎?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小龜現在長幾片葉子了~或者,你也曾經「悶死」過植物嗎?(歡迎一起組個支援團 😭)